2/20/2007

北歐初想

連看三本關於北歐的書籍與雜誌之後,發現教育的方式才是北歐勝出的原因,因為教育改變了想法,改變了唯一以金錢為思考模式的思維,才能擁有一個不同金錢價值觀的社會。

羨慕北歐的制度與福利嗎?台灣可能做到這樣的方式嗎?

商業周刊介紹丹麥的介紹後,可以了解這長年以來的教育觀念,並不是一蹴可及,這方式也不適合東方的傳統思維。在東方的社會中,雖然外在強調是平等的社會,但是在工作上、待遇上、職稱上,都會有一定的不平等待遇。

在認知上,老闆跟員工,就是一個上下階職等;勞動者與文職工作,都會有一種隱形的手堆動著不平等,總是會以薪水的多寡與社會職稱來作為身分評斷的依據。

商周的報導中,有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可以說明平等在丹麥人的職場觀念。有員工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會想著十年後的升遷,而是很享受現在工作帶給自己的樂趣,他們做的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興趣,也不覺得他自己的職位,低於老闆,而是很有自信的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尊重自己的工作,同時也尊重老闆。

在傳統資本社會中,『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因為有所求,無形之中不平等的階級觀念就這樣慢慢形成,這是一種人性,也是一種傳統的無形教育,讓我很訝異的是,他們並沒有陷在這框框當中。

有趣的是,當他們跳脫這框框之外,才發現這世界很大、很有趣,人生不不只是追求金錢而已,更重要的是一種快樂的態度,可以在工作外,尋找另一個興趣,讓人生更有趣,而不是圍繞在金錢的多寡。當然他們這樣生活態度,也是回歸到他們的福利制度,制度完善,卻又很不符合人性的福利制度。而在這不符合人性的社會中,能夠讓他們跳脫人性,很重要的就是北歐的教育。

在高所得高稅賦的社會中,教育讓他們覺得有能力的人能夠多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這正面思考與教育中,不會去逃避稅賦。當然,這也需要挑戰著人性的脆弱,在這講求公平的社會中,這算真公平嗎?這也是值得思考的方向之一。

而適性的發展,還有不強迫式的學習,並找到適合的教育方式,是我覺得北歐成為現代大同世界的原因之一。北歐長年在天氣寒冷的地區,生活條件不比一般的歐陸地區,也因為天氣惡劣,更是激勵人性的原因之一。發展小國的世界觀,讓他們從小開始瞭解世界,而不被世界所遺忘。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