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2009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有時候片商把電影名稱掛上『奇幻旅程』,我個人看到奇幻兩個字通常都會打退堂鼓。再加上我先前已經看了掛上布萊德彼特即時毀滅這浪費時間的爛片(可能是我看不懂吧!) ,是有些不抱期望。不過看到劇情大綱時,卻覺得有些新意值得一看。

印象中布萊德彼特都是掛著帥氣臉龐來演戲,這次經由好萊屋超強化妝術讓它可以從出生的老人演到過世的小孩(沒寫錯就是這樣)。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就是突顯人生的悲歡離合和年紀與心理的衝突美感。

尤其在年老與年輕的面容上,超高技術的化妝讓布萊德彼特與凱特布蘭琪還可以隨著年齡增減飆戲,高超的技術讓我一度認不出來闡述故事的老人竟然是凱特布蘭琪。 班傑明出生就有怪異的疾病進行,他出生便是老人的軀幹嬰兒的心學習外在的一切新的事務。從坐著輪椅慢慢拿著柺杖進而得以奔跑,從頂上灰白稀疏的頭髮開始重生茂密毛髮;當身體軀幹越來越年輕,心智卻越來越成熟。

由其劇情從班傑明從小長大的養老院開始,從小他就看著年邁的人們逐漸的離開,在幼小心靈上看人生過往也算是難修的一堂課。這一連串的年老與年幼的衝突成長下,班傑明認識當出丟棄他的老爸,兩個不同出發點的人相交在同個位置,巴頓老爸跟班傑明的年紀竟然差不多的談起身世,到最終巴頓老去交給家族鈕扣事業給班傑明。不過班傑明依然認為辛苦扶養她長大的黑人媽媽奎尼,才是他的正牌老媽。

在班傑明開始步入中年時,開始跟青梅主馬的玩伴戴西交往,最後在快樂的生活中生下女兒。矛盾的是班傑明越來越年輕,而他怕不知道如何教育他的女兒,同時也希望給女兒一個正常的家庭環境,所以就把鈕扣工廠關掉、度假別墅賣掉換現金,化為存摺供母女往後的生活。自己選擇離開流浪天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軀幹越來越小,老年癡呆症存在著七八歲的幼小身體之中,到最後在戴西的手上成為嬰兒死去。

其實想想人的壽命長短若相似,但生長的曲線從兩側不同的出發,只有中途短暫的交會,相處中卻有相似又矛盾的地方,若化身為班傑明一生真是五味雜陳不知要如何應對。

2/02/2009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一連九天的連假,在能夠掌握時間的狀況下已經看了一些影片。不過有時候假文藝的我,總覺得需要在這時刻給自己些什麼莫名的感覺才行。還是當下跑到百視達碰碰運氣看可否能租到前兩次都空手而回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現在看電影其實有點看膩好萊屋固有的方式,有時候看聽膩美語發音的電影,看些不同角度的表達方式,總覺得會比較有些意思。總覺得看些有趣題材與是電影的緩慢節奏,才能有有思考的空間來進入電影的情境。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是敘述曾與古巴狂人卡斯楚一起革命的切.格瓦拉在革命前去南美洲旅行的點滴。旅行當中騎著破爛的摩托車,跟著夥伴阿爾貝托依照著地圖上的路線規劃來完成旅遊。當初我是先買了佳玲介紹的《切.格瓦拉畫傳》才開始認識切.格瓦拉,而佳玲述敘這本《切.格瓦拉畫傳》從他敲打文字強烈的推薦中(後來證實是因為切.格瓦拉帥他才買的),也不得不讓我的書櫃中再蒐集一本傳記。不過也從這時候才初步了解切.格瓦拉與中南美洲的關係。之後在蔡康永的推薦下我便開始對這部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開始產生興趣,直到年假的最後一個週末夜晚才到手。

看到畫面中自由奔馳的場景,也開始自我幻想起來若自己也來個環島旅遊那又如何。腦海中從環島的工具開始想像,腳踏車環島似乎自己沒那個體力完成再把工具換成摩托車,不過想到下雨天還要穿個雨衣的狼狽模樣,我還是選擇開著小車環島比較好,至少沒錢的時候還可以住在車上來解省旅費。

電影中浪漫且艱苦的旅遊過程,從盛夏到結冰的酷冬,從小市集到印加的古文明,從開始的摩托車旅行到最後只能靠雙腳步行。當影片看完之後,再從書櫃尋找著帶著些許記憶的《切.格瓦拉畫傳》,原本遺忘的傳記情結靠著電影的畫面連結的更加深刻。

有時候書就是這樣的有趣吧! 當記憶隨著你離書本的距離越遠而遺忘的時候,靠著某個連結,總能夠讓文字活絡起來,成為深刻的印象。

以下文字來自 維基百科


埃內斯托·「切」·格瓦拉(
西班牙文:Ernesto "Che" Guevar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常稱作切·格瓦拉(Che Guevara)或切(El Che 或 Che)。他出生於阿根廷馬克思主義革命者和古巴游擊隊領導人。切·格瓦拉于1959年參與了卡斯楚領導的古巴「七二六運動」,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在古巴新政府擔任了一些要職之後,切·格瓦拉于1965年離開古巴,在其它國家繼續策動共產革命。首先是剛果,然後是玻利維亞。在玻利維亞,他在一次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的軍事行動中被捕,並於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維亞軍隊殺害。死後,他成為了第三世界共產革命運動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運動的象徵。